現在越來越多的跨國際合作,合作中少不了合同,而且合同一旦簽訂,就具有法律效應?那么法律在翻譯中要遵循哪些原則?
一、準確性是法律問題翻譯的根本
其實不管是翻譯什么文體,忠于原文,準確的表達原文都是翻譯的基本。而對于法律文體的翻譯來說,準確性是最重要的。因為法律是有國家機關制定或認可的社會規范,要使人們準確的理解法律的內容,那么,在翻譯的過程中,就必須使法律條文的表述準確無誤、確鑿、嚴密。
二、法律英語翻譯的同一律原則
在法律翻譯的過程中,為了維護同一概念、內涵或事物在法律上始終同一,避免一起歧義,詞語一經選定后就必須前后統一。在認準用準了某一個詞語之后,千萬不要怕重復使用。如果在法律文章翻譯中缺乏一致性和同一性無疑會使法律概念混淆,使讀者不必要地去揣測不同詞語的差別,從而影響法律的精度。
三、法律英語翻譯的精煉性原則
翻譯法律文件還應遵循精練的原則,即用少量的詞語傳達大量的信息,簡單、扼要的語言是立法最好的語言,這是立法者應遵循的一條原則。翻譯法律文件也應如此,應盡量做到舍繁求簡,避免逐詞翻譯、行文拖沓。
四、法律英語翻譯的詞語莊嚴性原則
法律是掌握國家政權的階級、集團的意志體現,它有鮮明的政策性、權威性。為了維護法律的嚴肅性,法律、法規遣詞造句力求準確,用詞正式,語意嚴謹。不象文學作品那樣,有華麗的詞藻和豐富的修飾語,也不可能使用比喻,夸張和委婉語氣。
五、法律英語翻譯的語言規范化原則
所謂語言規范化原則主要是指在法律翻譯中使用官方認可的規范化語言或書面語,以及避免使用方言和俚語。雖然在法律文書的起草和翻譯中有許許多多的清規戒律(如慎用被動語態、外來詞、縮略詞等等),但有一點必須強調,那就是必須采用官方用語(詞),尤其是現行法律中已有界定的詞語。法律用語是每個國家正式程度最高的語言,是其所管轄下的所有地區中通用的語言。